黄河安澜新画卷 东明“虎杖”发展新河滩

编辑:管理员 发布:2023-06-23 11:10 浏览:10129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0日讯 (记者 郅方燕) 菏泽,地处黄河之下游,入鲁之开端,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于是得名“菏泽”,185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流经东明、牡丹区、鄄城和郓城四县区,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千百年来,滋养着菏泽人民,也孕育了多彩菏泽文化。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经是东明县黄河滩区群众艰苦生活的写照。历经多年努力,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滩区群众圆了百年安居梦,黄河滩区百姓开启了新生活。
近年来,在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同时,东明县不断发展本地产业和招引特色产业落户黄河滩区,在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新村西侧,紧靠黄河的1.3万平整土地上有全国最大的虎杖种植基地。山东金凤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虎杖已收割完毕,这些虎杖最终会被东明县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
虎杖,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又叫穿地龙,根茎是提取天然白藜芦醇的主要部位,也是传统中药材。野生虎杖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和湖北、四川等地。虎杖在东明格鲁斯经过自然发酵、连续逆流提取、动态循环低温浓缩等先进生产技术,变成了提取物白藜芦醇,畅销于国际市场。
“虎杖”带动3500余人就业
据了解,在虎杖产业落户长兴集乡滩区以后,群众不仅每年可以获得固定的土地流转费用,更带动了附近的村民在产业园区就近就业。
作为一种中药材,虎杖的种植管理需要大量用工。“一天干8个小时,百十来块钱,在家门口挣这么多,不算少了。”东明县长兴集乡长兴八号村台村民李先生除了农忙时间,每天都在虎杖基地工作,对收入很满意。
以前村民靠天吃饭,种地是主要经济来源,全村没有任何经济收入项目,东明县长兴集乡刘乡村村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家里三亩地流转种虎杖,平时我在这儿干干杂活儿,一天100块钱,反正是人老了,在这儿离家近挺好的。”
“虎杖”带动就业
据产业园负责人王先生介绍: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虎杖种植专业合作社,除土地流转租金外,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用工高峰时期,每天有300多人在这里打工。我们年加工虎杖1万吨,提取白藜芦醇达300吨。生产的白藜芦醇产品,通过了国际多项认证,产品出口到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当地农民直接受益,带动就业3500余人,每人年均增收8200元。
 格鲁斯生物向年产值30亿元奋进
据悉,格鲁斯生物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虎杖根系发达、生长快、防风固沙能力强的特点,持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将黄河滩区虎杖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将年加工虎杖能力提升到4万吨,年产虎杖复合提取物100吨、年产白藜芦醇1200吨,持续开展虎杖及提取物相关产品研发,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最终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虎杖产业链。
夏季生长“虎杖”图
“虎杖”撑起致富的一片天
“黄河九曲十八弯”,是典型的“铜头铁尾豆腐腰”,仅在东明县境内就有九道弯。自古贫困黄河滩,如今旧貌换新颜。一个个村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着东明县黄河滩区12万群众的安居梦想,也见证着黄河滩区的历史性变迁。为了让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明县做了大量扎实而努力的工作,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路子,一棵棵虎杖为长兴集乡百姓撑起致富的一片天。

推荐新闻

山东省认定机构2023年认定报备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备案名单

1227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2024年第1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5985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

山东省 2024 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山东省2024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一般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全部)

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

第一批市级绿色工厂公示名单

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榜绿色制造是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概念,综合考虑资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相协调的现代化制造模式。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绿色制造名单包含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